搜索




FW

罰區射手
敵方罰區內的射門不受距離和角度影響 (發動機率:80%)

三角短傳移動距離強化
三角短傳成功時的移動距離+50%
對決大師(單體)
攻擊對決時,如果對手球員只有1名,則能力值+20%、自身體力消耗量-20%(不包含GK)
能力值降低耐性
我方球員受到的能力值降低效果減輕3.5%

有2名以上的力屬性球團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4%
對決獲勝獎勵
在對決模式贏過對手時,射門的必殺技威力+20%(最多1次)




GK

接球大師
即使原本接球時會彈開的球也能扎實地接下


有2名以上的力屬性海外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3%
海外球員剋星
與海外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15%

有3名以上的力屬性海外球員在時,敵方球員能力值-3%
射門剋星(空中球除外)
對上空中球以外的射門時的能力值+15%




FW

日本球員剋星
與日本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10%

體力剋星
對決模式中的對手體力消耗量+20%
三角短傳移動距離強化
三角短傳成功時的移動距離+25%




OMF / FW


對決獲勝獎勵
在對決模式贏過對手時,全能力值+16%(最多1次)
能力值降低耐性
我方球員受到的能力值降低效果減輕4.5%
體力消耗量減少
使用必殺技時的體力消耗量-10%

有2名以上的力屬性海外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3%




OMF / FW

體力剋星
對決模式中的對手體力消耗量+25%

能力值提升
山塔那&納德雷沙能力值+2%
預測得勝大師
在對決中預測得勝時的能力值+20%

有5名以上的力屬性海外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2.5%




DF

日本球員剋星
與日本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10%

渾身一擊
體力越多必殺技威力提升幅度越高(最高10%)
復原
無法行動的時間縮短50%
坑坑巴巴耐性
不受地面坑坑巴巴的影響




FW

日本球員剋星
與日本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10%

能力值降低耐性
北美和中南美球員受到的能力值降低效果減輕5%
組合攻擊(山塔那)
和卡洛斯・山塔那同隊時的能力值+10%
高空球傳球員
中場長傳必定會是高空球
雨天&水窪影響耐性
不受雨天及地面水窪的影響
必殺技威力提升
傳球必殺技 威力+10%




OMF / FW

日本球員剋星
與日本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20%

全力釋放
全力足球發動中的全能力值+3%
能力值提升
北美和中南美球員能力值+2%
自動攔截強化
我方發動自動攔截時,有5%的機率會發動必殺技(消耗體力:0)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2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復原
無法行動的時間縮短80%






FW

罰區射手
敵方罰區內的射門不受距離和角度影響

盤球移動距離強化
盤球成功時的移動距離提升為5倍
封印必殺技
進入對決模式時封印對手1項必殺技
接球剋星
對手選擇接球指令時的能力值+12%

有2名以上的海外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6%
對決大師(單體)
攻擊對決時,如果對手球員只有1名,則能力值+10%、自身體力消耗量-25%(不包含GK)






DMF / OMF


毅力
體力在1以上即可使出跟平時相同威力的必殺技
對決大師(單體)
攻擊對決時,如果對手球員只有1名,則能力值+10%、自身體力消耗量-30%(不包含GK)
低空球傳球員
中場長傳必定會變成低空球(發動機率:70%)

有3名以上的球團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7%




OMF

機會製造者
在對決中選擇傳球對象時,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調整1名傳球對象球員的位置。

對決大師(單體)
攻擊對決時,如果對手球員只有1名,則能力值+20%、自身體力消耗量-20%(不包含GK)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2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
有3名以上的技屬性日本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5%




OMF / FW

對決獲勝獎勵
在對決模式贏過對手時,射門的必殺技威力+22%(最多1次)

對決大師(單體)
攻擊對決時,如果對手球員只有1名,則能力值+20%、自身體力消耗量-20%(不包含GK)
盤球移動距離強化
盤球成功時的移動距離提升為4倍
能力值降低耐性
我方球員受到的能力值降低效果減輕4%

有2名以上的力屬性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4.5%
封印必殺技
進入對決模式時封印對手1項必殺技




OMF / FW


封印必殺技
進入對決模式時封印對手1項鏟球必殺技(發動機率:70%)
能力值提升
翼能力值+2%
能力值提升
巴西球員能力值+1%

有4名以上的海外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4%
勝利執著(勢均力敵)
同分時,能力值+7%(不包括0-0)




OMF / FW


能力值提升
納德雷沙能力值+5%
能力值提升
FW/OMF能力值+3%
自動攔截強化
自動攔截時,有100%的機率會發動必殺技(消耗體力:0)
復原
無法行動的時間縮短80%
全力量表UP
在全力量表提升10%的狀態下開始比賽





Histo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