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




DF

禁區 / 關鍵區掌控大師
在禁區 / 關鍵區域範圍內的能力值+20%

自動擋球&自動攔截強化
自動攔截及自動擋球時,有80%機率發動必殺技(消耗體力:0)
射門剋星(空中球除外)
對上空中球以外的射門時的能力值+10%
復原 (倫巴底)
友方倫巴底球員無法行動的時間縮短10%
坑坑巴巴耐性
不受地面坑坑巴巴的影響





DF

自動擋球強化
自動擋球時,有一定的機率會發動必殺技。(消耗體力:0)

使勁站穩
不會再被射門撞飛
預測得勝大師
在對決中預測得勝時的能力值+15%
威壓
取得對決勝利時,對手下次選擇指令時能力值-10%(不包括GK)

有3名以上的WY決賽球員在時,敵方隊伍的能力值‐6%




FW

預測得勝大師
在對決中預測得勝時的能力值+50%

英格蘭球員剋星
與英格蘭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50%
大敵當前的潛力
體力越少能力值提升幅度越高(最高50%)
雨天&水窪影響耐性
不受雨天及地面水窪的影響
能力值下降
敵方速屬性球員防禦–10%




FW

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2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能力值提升
我方球員 防禦 5%UP
坑坑巴巴耐性
不受地面坑坑巴巴的影響
低空傳球預想
傳過來的中場長傳必定會變成低空球(發動機率:80%)





FW

接球剋星
對手選擇接球指令時的能力值+10%

高空傳球預想
傳過來的中場長傳必定會變成高空球(發動機率:70%)
必殺技威力提升
高空球必殺技 威力+10%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1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毅力
體力在1以上即可使出跟平時相同威力的必殺技
坑坑巴巴耐性
不受地面坑坑巴巴的影響




OMF / FW

時間掌控(偏重終盤)
比賽剩餘時間越少,能力值就提升得越多(最多25%、中場休息、延長前半開始時、延長後半開始時重置)

預測得勝大師
在對決中預測得勝時的能力值+10%
鼓舞(荷蘭球員)
取得對決勝利會使我方(荷蘭球員)在下次選擇指令時能力值+5%
盤球移動距離強化
盤球成功時的移動距離提升為5倍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2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



DMF / OMF / FW

全力量表UP
在全力量表提升30%的狀態下開始比賽

禁區 / 中場掌控大師
在禁區 / 中場掌控範圍內的能力值+20%
自動攔截強化
自動攔截時,有80%的機率會發動必殺技(消耗體力:0)
全力釋放
全力足球發動中的全能力值+3%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2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



GK

長傳
GK以踢球傳給我方時,會傳給己方陣內距離最遠的我方球員。 (發動機率:100%)
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1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能力值下降
敵方FW能力值–2%
無視屬性
讓相剋屬性球員的屬性優勢效果無效化
射門剋星(空中球除外)
對上空中球以外的射門時的能力值+15%

有2名以上的速屬性球員在時,敵方隊伍的能力值‐7.5%




GK

隊伍鏈結(球團)
上場的球團所屬球員越多能力值提升幅度越高(最高30%、最多8名)

接球大師
即使原本接球時會彈開的球也能扎實地接下
全力量表UP
成功救球後全力量表+30%

有3名以上的速屬性球團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7%




OMF

義大利(JY)球員剋星
與義大利(JY)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40%

DMF/DF剋星
與DMF或DF對上時的能力值+25%
技屬性球員剋星
與技屬性對上時的能力值+15%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2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坑坑巴巴耐性
不受地面坑坑巴巴的影響
能力值下降
進入對決模式時讓對上的技屬性球員防禦–20%(發動機率:50%)




GK

力屬性球員剋星
與力屬性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35%

能力值提升
DF/GK能力值+5%
歐洲(JY)球員剋星
與歐洲(JY)球員對上時的能力值+30%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3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必殺技威力提升
所有必殺技 威力+25%
雨天&水窪影響耐性
不受雨天及地面水窪的影響







FW

必殺技強化(射門)
空中球以外的射門必殺技威力+35%

體力剋星
對決模式中的對手體力消耗量+15%
隊伍鏈結(南美球團)
上場的南美球團所屬球員越多,能力值提升幅度越高(最高15%、最多3名)
能力值降低耐性
球團所屬球員受到的能力值降低效果減輕3%
雨天&水窪影響耐性
不受雨天及地面水窪的影響
能力值提升
北美和中南美球員能力值+2%




GK

射門剋星(空中球除外)
對上空中球以外的射門時的能力值+25%


有3人以上隊上技屬性球員在時,敵方隊伍的能力值‐3%
速屬性球員剋星
與速屬性球員對上時全能力值提升5%
封印無效化
最多可讓球員本身受到的1項必殺技封印無效化

有3名以上的技屬性球員在時,全能力值+2%



History